親人往生後,能為祂們做些什麼?

 

近來,有不少客戶因為家中親人往生,前來諮詢相關的事宜。
人生到最後難免會離開這世界,逝者已矣,在世的人除了悲傷之餘,我們能否做些甚麼來幫助往生者?
所以,這兩天利用閒暇的時間,與三希媽祖進行一問一答的對話。
在此之前,建議大家先試著想像,你希望自己的臨終是什麼樣子?
雖然世間有著迴避談論與死亡有關的話題,彷彿死亡永遠不會到來似地;但實際上人人平等,大家都要面臨死亡。趁這個機會先試想一下也無妨吧!
希望藉由這個過程,消除對死亡的恐懼。
====本文開始======
我:最近許多人因親人往生後來詢問能為祂們做些什麼?大家想到的就是請禮儀公司來處理後事,然後就是開始誦經、摺蓮花、做藥懺等...
三希媽祖:一般人臨終時,他的靈識(靈魂、元神)準備離開肉體。在世者難過、哭泣難免,但是亡者的「耳根」尚存,所以過度嘈雜的聲音,對往生者來說反而是一種痛苦,所以不要急著請禮儀公司來觸摸遺體,或急著更衣、擦身、送入冰庫;因人剛往生,靈識正在脫離肉體,觸摸會使之痛苦不堪,易失正念。更不要急著請法師或團體來誦經。
我:那如果不請法師或誦經團來念經,那功德會不會不夠?往生者會不會沒辦法解脫?
三希媽祖:念經最重要的是「誠心」跟「意念」。花錢請人來念經,一來不能保證是有修為有道行的高僧來助念;二來,往生者不是誦經人的親人,他是否真的會用心幫往生者助念?亦或者,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份工作?
所以,對往生者來說,由自己的親人念經,是最好的。
我:那何時開始念經?要念多久?又要念哪部經典呢?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好嗎?
三希媽祖:從離世的那一刻起就可以開始持誦。念多久取決於你自己的能力跟心意。習俗上有所謂的做七。在前三個七,也就是往生後的21天內,助念的效果跟功德是最多的。
地藏經雖然是部好經,它的內容嚴謹,念的人如果願力跟修為不夠,沒有按照經文的規範身體力行,很容易觸犯戒條。
對多數人來說,念金剛經加上滅定業真言是最合適的搭配。
我:那很多人會摺蓮花、燒元寶,這些有用處嗎?往生者他們收的到嗎?那燒房子、車子、飛機、佣人這些呢?
三希媽祖:蓮花往生者來說,用處不大。比起蓮花,多燒往生錢或者元寶,元寶底下要塞銀紙。如果是因病過世,則除了上述紙錢之外,還可以多燒一點病符錢。至於房子,燒得再豪華,再多棟,往生者能收到的也只有一間。至於其他的東西,就算領了,對它們也沒甚麼幫助。
所以,如果想要多給往生者多一點東西,就在這二十一天多念多燒。
我:這樣比起來,台灣的喪葬儀式是否過於繁瑣?真的有必要這樣嗎?
三希媽祖:在以往幾千年的歷史中,絕大部分人都不認為死是生命的終結,而把它看成是人生旅途的一種轉換,即從陽世轉換到了陰世。
從人死亡的這一刻起,也就意味著踏上了新旅途,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。
現代人逐漸失落對傳統喪儀的理解,於是產生了思想上的隔閡。置身在傳統儀式中竟不知所措,只能任由道士指使。
葬禮儀節的繁複,是因為它們涵蘊著人倫情感的寄託。 傳統習俗,仍有其不可取代的精神。每項儀式的本身都有其來源與用意,除了帶有宗教信仰的因素,更體現著人情的倫理。
我:感謝媽祖指點,媽祖慈悲。
妳有事要解惑嗎?
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「我與媽祖的對話: 面對往生親人 我們能做些什麽」的圖像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祭祖拜拜為何要用「病符錢」?】

【所有的金紙都要蓋手印嗎? 】

【什麼是蓋運?】 ——為何要蓋運?蓋運後,多久要掀運?